|
吊比干墓 / 作者:孟郊 |
殷辛帝天下,厭為天下尊。
乾剛既一斷,賢愚無二門。
佞是福身本,忠是喪己源。
餓虎不食子,人無骨肉恩。
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
有骨不為土,應作直木根。
今來過此鄉,下馬吊此墳。
靜念君臣間,有道誰敢論。
|
|
吊比干墓解釋: 《吊比干墓》是唐代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殷辛帝天下,厭為天下尊。
乾剛既一斷,賢愚無二門。
佞是福身本,忠是喪己源。
餓虎不食子,人無骨肉恩。
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
有骨不為土,應作直木根。
今來過此鄉,下馬吊此墳。
靜念君臣間,有道誰敢論。
詩意:
這首詩詞是孟郊吊唁古代傳奇人物比干的墓志銘。比干是殷商時期的賢臣,他忠誠正直,卻因為堅持原則而被殷辛帝所殺。孟郊通過吊古墓的方式表達了對比干的敬意,并借此抒發了對當時社會黑暗現象的不滿和對忠誠正直的推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首先,詩人對當時權力的追逐和爭奪表示厭惡,認為執掌天下并不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接著,他指出乾剛(指比干)一旦被殺害,賢者和愚者就無法區分,因為忠誠和智慧已經失去了區別的意義。詩人進一步指出,奉承和阿諛奉承的人得到福報,而忠誠和正直的人卻為此付出代價。他用"餓虎不食子"的比喻說明忠誠者不被珍視,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冤死者的哀悼,指出他們的冤魂無法得到安寧,沒有葬身之地。他呼吁有骨氣的人應該像直木一樣堅定立場,不為權勢所動搖。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比干的敬意,他來到比干的墓前,下馬吊唁,默默思考君臣之間的關系,認為君道應該是無法被人們輕易評判的。
整首詩詞通過對古代傳奇人物比干的吊念,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現象,贊頌了忠誠正直的品質。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代和社會的擔憂。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干的吊念,呼喚人們應該珍視忠誠和正直的品質,對社會的黑暗現象提出質疑,展現了詩人的獨立思考和對道德價值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