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別送從叔校書簡再登科東歸 / 作者:孟郊 |
長安車馬道,高槐結浮陰。
下有名利人,一人千萬心。
黃鵠多遠勢,滄溟無近潯。
怡怡靜退姿,泠泠思歸吟。
菱唱忽生聽,蕓書回望深。
清風散言笑,馀花綴衣襟。
獨恨魚鳥別,一飛將一沉。
|
|
感別送從叔校書簡再登科東歸解釋: 《感別送從叔校書簡再登科東歸》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描寫了離別時的傷感和思鄉(xiāng)之情。
長安市區(qū)的車馬川流不息,而道路兩旁的高大槐樹下又形成了漂浮的陰影。在這個繁華熱鬧的地方,有著許多名利之士,每個人都有自己千方百計追求名利的心。
然而,作者認為這些名利并不是永恒的,就像飛翔在高空的黃鶴雖然勢頭猛烈,但終究會遠離人們的視線;而遼闊的大海則與我們的距離無法估量。相比之下,作者更加珍惜內心的寧靜和追求回歸故鄉(xiāng)的心情,以及雖然離別已久但念念不忘的思鄉(xiāng)之情。
詩中提到了菱唱,指的是河上荷花的輕微顫動聲,這成為了作者內心的感觸。而回望自己背井離鄉(xiāng)的經歷,卻更加讓人心生感慨。
盡管身在喧囂的世界,但清風帶走了喧囂,留下的只有詩人與花朵相伴的寧靜。他心中的離別之痛,如同衣襟上點綴的落花,讓人更加感受到了他的離愁。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朋友與親人離別的痛惜,無論是魚離水飛向遠方,還是鳥對著天際漸行漸遠,都讓他心中的離別情感更加濃烈。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別時的內心痛苦和思歸之愿,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與自身情感的抒發(fā),表達了對于名利的冷靜看待和對于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使詩人的情感與我們產生共鳴,讀后引起我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