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韋承總吳王故城下幽居(韋生,相門子孫) / 作者:孟郊 |
才飽身自貴,巷荒門豈貧。
韋生堪繼相,孟子愿依鄰。
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
霜枝留過鵲,風(fēng)竹掃蒙塵。
郢唱一聲發(fā),吳花千片春。
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
|
|
題韋承總吳王故城下幽居(韋生,相門子孫)解釋: 《題韋承總吳王故城下幽居(韋生,相門子孫)》是唐代孟郊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才飽身自貴,巷荒門豈貧。
韋生堪繼相,孟子愿依鄰。
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
霜枝留過鵲,風(fēng)竹掃蒙塵。
郢唱一聲發(fā),吳花千片春。
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
中文譯文:
即便才華充盈,自身也可自貴,住巷中荒涼之處,門戶非貧寒。
韋生可以繼承為宰相,我愿意與你相鄰為宮仆。
夜晚思緒如琴音一般動人,白天的情感如茶味一般新鮮。
霜枝上停留鵲鳥的痕跡,風(fēng)吹竹葉掃去沉塵。
郢唱一聲傳出,吳地的花開滿了千片的春。
對你,我能得到什么?回歸真實的情感體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孟郊對高僧韋承總幽居的景仰和對自身境遇的懷念。詩人看到韋承總過著簡樸的生活,卻能擁有內(nèi)心的富足和高尚,感嘆其“才飽身自貴”,表示住在荒涼的巷子里并不代表貧窮,內(nèi)心的富足更為重要。詩人愿意與他相互依偎,也是希望通過韋承總得到內(nèi)心的滿足。
詩人在寫景的時候運用了冬天和春天的對比,用霜枝留過鵲來描述幽居的清靜和寂寥,然后用風(fēng)吹竹葉來表示把塵土掃清,彰顯清潔的氣氛。接著以郢唱和吳花的對比,來表現(xiàn)韋承總的能力和魅力。最后,詩人以“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來表達(dá)自己對于幽居生活的思考,反思自身的境遇和追求真實情感的決心。
整首詩詞情感豐富,表達(dá)了對于高尚生活和追求真實情感的向往。通過對幽居景象的描繪,展示出清靜與美好的一面。并通過與詩人自身的對比,表達(dá)出對于世俗壓力的拒絕,追求內(nèi)心真實感受的渴望。整首詩詞表達(dá)了對于人性情感的思考和追求內(nèi)心自由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