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蜘蛛諷 / 作者:孟郊 |
萬類皆有性,各各稟天和。
蠶身與汝身,汝身何太訛。
蠶身不為己,汝身不為佗。
蠶絲為衣裳,汝絲為網(wǎng)羅。
濟物幾無功,害物日已多。
百蟲雖切恨,其將奈爾何。
|
|
蜘蛛諷解釋: 《蜘蛛諷》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萬類皆有性,各各稟天和。
蠶身與汝身,汝身何太訛。
蠶身不為己,汝身不為佗。
蠶絲為衣裳,汝絲為網(wǎng)羅。
濟物幾無功,害物日已多。
百蟲雖切恨,其將奈爾何。
詩意解讀: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蜘蛛與蠶的不同行為和屬性,探討了各種生物存在的意義和責(zé)任。詩中表達了一種思考萬物性質(zhì)的哲理觀點,傳達著作者對人類行為的批評和警示。
賞析:
孟郊以蜘蛛和蠶作為代表,通過對它們的比較,抒發(fā)了對人性和行為的思考。詩中主要通過對比蠶和蜘蛛的行為來表達觀點。蠶是一種無私的生物,它們?yōu)榱嗽旄H祟悾活欁陨恚瑢⒆约旱纳眢w轉(zhuǎn)化為可用于制作衣物的絲線。而蜘蛛則采取自私的行為,利用自己的絲線編織網(wǎng)羅,捕捉其他昆蟲來獲取食物。
詩人通過這種對比,批評了那些只追求個人利益的人。他認為,像蠶一樣,人們應(yīng)該為了造福他人而努力,而不是像蜘蛛一樣只為自己謀取私利。詩中提到濟物幾無功,害物日已多,意味著那些只顧自身利益的人所做的事情對社會和他人并沒有多大貢獻,反而給他人帶來了傷害。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無奈和悲嘆,詩人認為雖然其他昆蟲對蜘蛛心存恨意,但他們無法改變蜘蛛的本性和行為。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蠶和蜘蛛的對比,以及對人類行為的批評,表達了對無私奉獻和個人私利之間的沖突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反思自己的行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呼吁人們像蠶一樣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