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鳴雁行 / 作者:陸龜蒙 |
朔風動地來,吹起沙上聲。
閨中有邊思,玉箸此時橫。
莫怕兒女恨,主人烹不鳴。
|
|
雜曲歌辭·鳴雁行解釋: 《雜曲歌辭·鳴雁行》是陸龜蒙所作,流傳于唐代。這首詩以描寫朔風中行進的響亮鵝行為背景,揭示了閨中少女的愁思和無奈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朔風動地來,
吹起沙上聲。
閨中有邊思,
玉箸此時橫。
莫怕兒女恨,
主人烹不鳴。
詩中以朔風動地的形容詞描繪了風勢強烈的北方寒風。攜帶著沙塵的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讓人不覺心生戰栗。詩人以此作為背景,展現了閨中少女們對待遠行鳴雁的思念之情。
“閨中有邊思”,意味著閨中的少女們在邊境與親人分離,思念著遠行者。她們掩飾不住內心的悲傷和憂慮。而玉箸橫放的細節描寫襯托出她們的孤獨無助。
接下來的兩句“莫怕兒女恨,主人烹不鳴”,是詩人對少女們的安慰。他告訴她們,不要怕孩子們的怨恨,因為鳴雁會被主人烹煮而無法發出聲音,所以沒有發聲的鵝不會受到責難。
這首詩透過描繪北方的朔風和鳴雁行進的情景,展現了閨中少女在親人離去時的無奈與思念。詩意表達了少女們對別離的不滿與擔憂,同時也暗含了對親情的贊美與呼喚。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人情百態,與讀者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