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幽獨君韻 / 作者:陸龜蒙 |
靈氣獨不死,尚能成綺文。
如何孤窆里,猶自讀三墳。
落日送萬古,秋聲含七哀。
枯株不蕭瑟,枝干虛崔嵬。
伊昔臨大道,歌鐘醉高臺。
臺今已平地,只有春風回。
明月白草死,積陰荒隴摧。
圣賢亦如此,慟絕真悠哉。
|
|
次幽獨君韻解釋: 次幽獨君韻,唐代陸龜蒙作。詩意表達了作者對自己靈氣不死、能夠創作綺麗文字的自信,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的歲月和美好事物的懷念和追憶。
詩中描述了作者孤獨而寂靜的狀態,他獨自一人坐在墓地旁,讀著三個墳墓上的碑文。夕陽漸漸西沉,寄托著萬古的時光。秋天的聲音中蘊含著七種哀愁,使人感到悲傷。枯株雖然不再繁茂,但仍然挺立在那里,枝干空蕩蕩地崔嵬。過去,曾有圣賢在這個宏大的道路上崇拜歌唱,歡醉于高臺之上。然而,如今高臺已經平坦如地,只有春風回蕩。
明亮的月光照射在草地上,草木凋零,陰郁萋萋。就像這樣,圣賢也會經歷逝去的時光,經歷歡愉和悲傷的交融。他們傷心,但也不禁真實地反思和感慨。這種悲傷、沉思和反思,使得詩人產生了一種深遠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