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作吳體二首以贈 / 作者:陸龜蒙 |
風初寥寥月乍滿,杉篁左右供馀清。
因君一話故山事,憶鶴互應深溪聲。
云門老僧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
日聞羽檄日夜急,掉臂欲歸巖下行。
驚聞遠客訪良夜,扶病起坐綸巾欹。
清談白纻思悄悄,玉繩銀漢光離離。
三吳煙霧且如此,百越琛贐來何時。
林端片月落未落,強慰別情言后期。
|
|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作吳體二首以贈解釋: 新秋月夕,客有自遠相尋者,作吳體二首以贈
風初寥寥月乍滿,杉篁左右供馀清。
因君一話故山事,憶鶴互應深溪聲。
云門老僧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
日聞羽檄日夜急,掉臂欲歸巖下行。
驚聞遠客訪良夜,扶病起坐綸巾欹。
清談白纻思悄悄,玉繩銀漢光離離。
三吳煙霧且如此,百越琛贐來何時。
林端片月落未落,強慰別情言后期。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陸龜蒙寫的,其中共有兩首吳體詩,用以贈送遠方來訪的客人。詩人寫景描繪了初秋的夜晚,微風初起,月亮剛滿。周圍的杉樹和篁竹為夜晚增添了清涼的氣息。因為和客人的交談,詩人不禁回憶起過去的山水經歷,想起云門的老僧和白閣的道士,感嘆時間匆匆,但對于客人來訪的消息仍然急切地期待著,欲與他共賞山水。
詩人聽到遠方客人來訪的消息后感到驚訝,盡管身體不舒服,但他依然起床迎接他。坐下來之后,他們開始進行智慧的對話,談論思索。詩人感到非常安靜,像玉線和銀漢那樣清澈明亮。
詩人提到了三吳和百越,表示他們的相聚似乎是在煙霧彌漫的時候發生的,但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有來自百越(古代中國地區的部落)的佳賓到來。最后,詩人將片月的落和未落進行比喻,以安慰離別的情緒,表示離別并不是永遠的,日后還有相會的時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