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闔閭城北有賣花翁,討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襲美 / 作者:陸龜蒙 |
故城邊有賣花翁,水曲舟輕去盡通。
十畝芳菲為舊業,一家煙雨是元功。
閑添藥品年年別,笑指生涯樹樹紅。
若要見春歸處所,不過攜手問東風。
|
|
闔閭城北有賣花翁,討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襲美解釋: 《闔閭城北有賣花翁,討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襲美》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作品。詩人描寫了一個賣花老人的故事,寓意著人們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而爭相收購花卉。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闔閭城北有一位賣花的老人,許多喜歡春天的人都會來這里。他以美麗的花卉吸引他們。十畝花田是他以前的事業,一家人在雨霧中經營是他的本領。閑下來,他將草藥年年添上去,笑著指著紅紅的樹指明了他的生活道路。如果想找到春天歸去的地方,只需要手牽手一同去問東風。
詩意:
這首詩以賣花老人的角度描繪了春天的到來,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期望和追逐。賣花老人通過經營花田帶給人們美麗和愉悅,但同時也表達了他對過去和生活的滿足。詩人通過描繪這個賣花老人和春天的關系,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和追求,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賣花老人的描寫,描繪了一個樸實、善良的人物形象。賣花老人以美麗的花卉吸引人們,用笑臉、指樹等手勢與人們交流,展示了他樂觀向上、喜歡與人分享美好的一面。詩句中的“水曲舟輕去盡通”形象地描繪了水路的通暢,與人們對春天的期待相呼應。最后兩句“若要見春歸處所,不過攜手問東風”傳遞出與春天共舞的愿望,也表達了詩人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的思考。
整首詩以樸實、形象化的語言,通過描繪一個賣花老人的故事,融入了對春天和自然的感悟,展示了作者對美好和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情感。同時,這首詩也寓意深遠,啟示人們不僅要追尋美好,還要與人和諧相處,與自然共同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