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襲美木蘭后池三詠·浮萍 / 作者:陸龜蒙 |
晚來風(fēng)約半池明,重疊侵沙綠罽成。
不用臨池更相笑,最無根蒂是浮名。
|
|
和襲美木蘭后池三詠·浮萍解釋: 《和襲美木蘭后池三詠·浮萍》是唐代陸龜蒙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池塘中的浮萍景象,并抒發(fā)了作者對虛浮名利的看法。
詩中描繪了一個晚上的場景,微風(fēng)吹拂著池塘的水面,使得水面上漂浮的浮萍在半池明亮的光線下呈現(xiàn)出重疊的綠色。作者觀察到,這些浮萍并不需要靠近池塘來回看自己的倒影,它們也沒有繁衍生息的根蒂,只是游離在水面上,沒有實際的存在感。作者通過描寫浮萍,寓意著人們追求虛浮名利所展示出的行為和態(tài)度,也只是暫時的光芒,沒有真正的實質(zhì)和價值。
這首詩憑借簡潔而有力的表達方式,以浮萍作為象征,表達了對虛浮名利的批判和對真實價值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出社會中常見的人云亦云、薄有根基的現(xiàn)象,寄托了對人們追求虛榮、浮華生活的警示和反思。詩中運用了綠色、浮萍等象征形象,使詩意更加深刻。整首詩憑借著短小精悍的篇幅,直指現(xiàn)實,顯示了作者對世俗虛幻之景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浮萍為隱喻,傳遞了對虛浮名利的批判和對真實價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