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 作者:陸龜蒙 |
霜實常聞秋半夜,天臺天竺墮云岑。
如何兩地無人種,卻是湘漓是桂林。
|
|
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解釋: 《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是唐代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繪桂子的生長和贊美其美麗為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霜實常聞秋半夜,
天臺天竺墮云岑。
如何兩地無人種,
卻是湘漓是桂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桂子作為表象,通過描繪桂子的生長和分布情況,表達了作者對桂子之美的贊美。
首聯寫桂子豐實的情景,形容桂子結實成熟的樣子,提到了秋天夜晚常常能聞到霜實的氣息。而第二聯的“天臺天竺墮云岑”,則描繪了桂子層林的景象,在天臺和天竺山區,桂子長滿了山岑,形成一幅美麗的景色。
接下來兩句“如何兩地無人種,卻是湘漓是桂林”,點出了桂子的特殊之處。雖然桂子的生長地是天臺和天竺山,卻也可以在湘漓和桂林等地找到。這種在不同地方都能生長的特點,使得桂子成為一種與生俱來的美麗之物。
整首詩以描繪桂子的生長和美麗為主題,通過對桂子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驚嘆之情。詩中的桂子不僅象征了秋天的豐收和美好,也寓意了高潔和堅貞。通過描繪桂子的景象,詩人展現了大自然的壯美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