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僧二首 / 作者:陸龜蒙 |
山蘚幾重生草履,澗泉長自滿銅瓶。
時將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間坐聽經。
一夏不離蒼島上,秋來頻話石城南。
思歸瀑布聲前坐,卻把松枝拂舊庵。
|
|
山僧二首解釋: 詩詞《山僧二首》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蘚幾重生草履,
澗泉長自滿銅瓶。
時將如意敲眠虎,
遣向林間坐聽經。
一夏不離蒼島上,
秋來頻話石城南。
思歸瀑布聲前坐,
卻把松枝拂舊庵。
這首詩隱喻著一位山僧雖然生活簡樸,但心境寧靜且滿足。詩中提到"山蘚幾重生草履",描寫了山蘚的茂盛和草履的增多,表達了山僧告別塵世的從容和自身的深居簡出。"澗泉長自滿銅瓶"則表明山僧對于生活所需的水源無憂無慮,生活滿足且自足。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一只"如意敲眠虎",意味著山僧有時也會打破寂靜,與大自然的力量相比較,但他的行為仍然平和。在"林間坐聽經"的描寫中,強調了山僧對于宗教信仰和虔誠的態度。
"一夏不離蒼島上,秋來頻話石城南"表現出山僧在整個夏天都將自己留在蒼島上,秋季時則經常講述石城南的事情,這表明他對于自然環境的熱愛和對山水之美的贊美。
最后兩句"思歸瀑布聲前坐,卻把松枝拂舊庵",寫出了山僧的歸家之思和對過去住所的回憶。他在瀑布前坐下,倚聽著瀑布的聲音,然后把手中的松枝輕輕拂拭著他曾居住過的庵堂,表達了對過去生活的眷戀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表現出山僧超脫塵世的生活態度,對自然景觀和佛教信仰的熱愛,以及對過去回憶的思念之情。通過描寫山蘚、澗泉、虎和瀑布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平和的氛圍。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山僧生活的美好和內心的寧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