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歌·食魚 / 作者:陸龜蒙 |
江南春旱魚無澤,歲晏未曾腥鼎鬲。
今朝有客賣鱸魴,手提見我長于尺。
呼兒舂取紅蓮米,輕重相當加十倍。
且作吳羹助早餐,飽臥晴檐曝寒背。
橫戈負羽正紛紛,只用驍雄不用文。
爭如曉夕謳吟樣,好伴滄洲白鳥群。
|
|
五歌·食魚解釋: 《五歌·食魚》是唐代詩人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江南春季旱情,魚群稀少,人們難以享用新鮮的魚肉。然而,詩人突然有了一個賣鱸魴的客人,帶來了長約尺的魚。詩人喜出望外,決定以紅蓮米作為主食,輔以吳羹,并享用這份美味。在享用完飯菜之后,詩人乘著春風曬曬陽光,遠離戰亂,享受生活的寧靜。
中文譯文:
江南春旱魚無澤,
歲晏未曾腥鼎鬲。
今朝有客賣鱸魴,
手提見我長于尺。
呼兒舂取紅蓮米,
輕重相當加十倍。
且作吳羹助早餐,
飽臥晴檐曝寒背。
橫戈負羽正紛紛,
只用驍雄不用文。
爭如曉夕謳吟樣,
好伴滄洲白鳥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食魚為題材,詩人描繪了江南地區的春旱情況,魚類稀缺。詩中的“歲晏未曾腥鼎鬲”表現了詩人長期未曾享受到新鮮魚肉的滋味。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位客人帶來了一條長約尺的魚,給詩人帶來了驚喜和喜悅。
詩人命人將紅蓮米舂磨,準備以此為主食加以享用。將飯菜吃飽之后,詩人在晴朗的天空下曬曬陽光,享受生命的安逸和寧靜。
整首詩以食魚為引子,表現了嚴重的旱情下的困境,以及意外的喜悅和生活的安逸。詩人通過描繪細節,表達了對美食和生活的渴望,以及對大自然和平靜生活的向往。詩中充滿了對自然、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既有對現實生活的提醒,又有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句傳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文字簡單樸素,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