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發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一作曉發鄞江寄崔壽韓) / 作者:許渾 |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別離。
地窮山盡處,江泛水寒時。
露曉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無勞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
|
曉發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一作曉發鄞江寄崔壽韓)解釋: 曉發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一作曉發鄞江寄崔壽韓)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別離。
地窮山盡處,江泛水寒時。
露曉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無勞促回楫,千里有心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開故鄉、遠離親友的心情。詩人感嘆南北方信件往來頻繁,自己的生活也被各種分離的情緒所充斥。在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他所處的地方,山勢陡峭、地勢貧瘠,而江水卻依然寒冷。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孤獨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采用了七絕的形式,四句簡潔而抒情。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離愁和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南北方信件的交流讓人感受到詩人遠離故鄉已久,與親人朋友的交流被割斷的苦悶。
詩人在描繪地方時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貧瘠的山地和寒冷的江水與暗示著歡樂和豐收的蒹葭、橘柚形成鮮明的對比,凸顯了詩人的孤寂和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最后兩句“無勞促回楫,千里有心期”,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期盼和對與親人重逢的渴望,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決心,不顧千里艱辛,一定要回到故鄉與親人再會。這種堅持和執著的精神使人為之動容。
總之,這首詩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離愁和思鄉的感受,通過對地方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營造出了一種孤寂、寂寞與渴望的情感氛圍,展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對故鄉的深深眷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