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 作者:許渾 |
南齋夢釣竿,晨起月猶殘。
露重螢依草,風高蝶委蘭。
池光秋鏡澈,山色曉屏寒。
更戀陶彭澤,無心議去官。
|
|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解釋: 晨至南亭呈裴明府
南齋夢釣竿,晨起月猶殘。
露重螢依草,風高蝶委蘭。
池光秋鏡澈,山色曉屏寒。
更戀陶彭澤,無心議去官。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晨來到南亭給裴明府寫詩
南齋里夢見釣竿,早晨起來月色還未消逝。
露水沉重使螢火蟲停在草上,涼風吹動使蝴蝶停在蘭花上。
池塘的光芒清澈如秋天的鏡子,山色在晨光中像畫屏一樣顯得冰寒。
更加留戀陶淵明和彭澤縣,心中無意再談離開官職之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許渾所作,描繪了一個清晨到南亭寫詩的場景。詩人在夢中夢見南齋里的釣竿,象征著對過去的向往和追憶。早晨起來時,月亮還未完全消失,讓人感到時光的流逝和過去的殘留。露水沉重使螢火蟲停在草上,風吹動使蝴蝶停在蘭花上,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
池塘里的光芒清澈如秋天的鏡子,山色在晨光的映照下顯得冰寒。這里用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與感受。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陶淵明和彭澤縣的留戀,以及對官職的淡漠態(tài)度。通過寫景與抒情相間的手法,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的思念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表現(xiàn)出一種獨立自主、不愿受制于官方的情緒。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景物的形象描寫,展示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與感受,呈現(xiàn)出一種寧靜、閑適的田園氣息。詩歌中運用了象征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思緒相結(jié)合,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美感。通過描繪南亭清早的景物和詩人內(nèi)心的感受,展現(xiàn)了一種淡泊清凈、追求自由的意境,是一首優(yōu)美典雅、意境深遠的唐代田園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