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亭與首公宴集(一作與群公宴南亭) / 作者:許渾 |
秋來水上亭,幾處似巖扃。
戲鳥翻江葉,游龜帶綠萍。
管弦心戚戚,羅綺鬢星星。
行樂非吾事,西齋尚有螢。
|
|
南亭與首公宴集(一作與群公宴南亭)解釋: 南亭與首公宴集(一作與群公宴南亭)原本是一首成語詩,描述了一個秋天的景色和宴會的場景。詩中展現出了許渾的對自然美和人情味的感悟。
詩詞中文譯文:
秋天來了,水上的亭子里,有幾個地方看起來像是巖石。戲鳥飛翔在江上的葉子上,游龜帶著綠色的浮萍。管弦樂聲讓人傷感,美女們的發飾像星星一樣閃耀。游樂不是我的事情,我還在西齋看到了螢火蟲。
詩意:
《南亭與首公宴集》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和宴會為背景,展現了一種對自然美的體驗和人情味的領悟。作者通過描繪水上亭子、戲鳥和游龜等自然景物,以及管弦樂和美女們的發飾,展現了秋天的美麗和宴會的熱鬧場面。詩中同時透露出了一種淡泊和超越紛擾的意境,作者認為行樂并非自己所追求的事物,反而更在意西齋中的一只螢火蟲。這里反映出了作者的胸懷與洞察力,對于世俗的興趣與追求有所超越。
賞析:
這首詩以唐人私宴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音樂和人物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美麗和宴會的熱鬧場面。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將翻飛的戲鳥和靜止的游龜、哀傷的管弦樂和華美的女子發飾進行對比。通過這些描繪,詩意深刻而富有感染力。
詩人通過自然景物和宴會來表達自己對于世俗的看法,他認為行樂并不是他追求的東西,而更在意那閃爍在西齋的螢火蟲。這一點體現了詩人的胸懷與超脫,他對于世俗的興趣與追求并不在意,反而更重視淡泊和超越。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人情味的感悟,以及詩人拒絕世俗紛擾的態度,頗具詩意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