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經姑蘇懷古二首(一作杜牧之詩) / 作者:許渾 |
越兵驅綺羅,越女唱吳歌。
宮盡燕聲少,臺荒麋跡多。
茱萸垂曉露,菡萏落秋波。
無復君王醉,滿城顰翠蛾。
香徑繞吳宮,千帆落照中。
鸛鳴山欲雨,魚躍水多風。
城帶晚莎綠,池連秋蓼紅。
當年國門外,誰識伍員忠。
|
|
重經姑蘇懷古二首(一作杜牧之詩)解釋: 中文譯文:
越兵趕著錦繡緞,越女唱吳歌。
宮中的燕聲減少了,臺上的麋跡卻更多。
茱萸花兒低垂著露水,菡萏花兒落在秋波中。
再也沒有君王陶醉了,城中卻充滿了愁思的女子。
芳香的小徑環繞著吳宮,千帆落在照人的陽光中。
白鸛在山上鳴叫,魚兒在水中躍出層層波浪。
城墻上晚霞如藍綠,池塘中秋蓼花兒盛開紅艷。
當年在國門之外,又有誰能領會伍員的忠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懷舊的場景,詩人回首了昔日的風華與榮光。詩人呼應了杜牧的《赤壁》,以杜牧的口吻寫了這首詩,因此該詩又被稱為《重經姑蘇懷古》杜牧之詩。
詩中通過描述越兵趕著錦繡緞和越女唱吳歌,表達了對越地的懷舊之情。接著描繪了宮中燕聲的減少和臺上麋跡的增多,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宮廷的衰落。茱萸花兒低垂著露水、菡萏花兒落在秋波中,借以表達情懷的凄美。詩人用對比表現了君王的陶醉和滿城愁思的女子,展現了宮廷生活的復雜和辛酸。
之后的描繪揭示了吳宮的繁華景象,芳香的小徑和千帆落在陽光中,展現了吳地的盛景。最后,詩人以鸛鳴山欲雨和魚躍水多風描繪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象,以及城墻上晚霞如藍綠、池塘中秋蓼花兒盛開紅艷,表達了大自然的美麗與豐饒。
整首詩以回憶的口吻寫下了對逝去時光和宮廷榮光的懷念之情,用自然景物的描繪與人事之感相互對照,展現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深沉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