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客歸峽中(一作將赴京師,津亭別蕭處士) / 作者:許渾 |
津亭多別離,楊柳半無枝。
住接猿啼處,行逢雁過時。
江風飏帆急,山月下樓遲。
還就西齋宿,煙波勞夢思。
|
|
送客歸峽中(一作將赴京師,津亭別蕭處士)解釋: 詩詞:《送客歸峽中(一作將赴京師,津亭別蕭處士)》
作者:許渾
朝代:唐代
津亭多別離,楊柳半無枝。
住接猿啼處,行逢雁過時。
江風飏帆急,山月下樓遲。
還就西齋宿,煙波勞夢思。
中文譯文:
離別之處常常是在渡口小亭,像楊柳那樣沮喪,幾乎找不到一片綠枝。住在那里可以聽到猴子的啼聲,只是路過時卻逢上遷徙的雁。江風吹得船帆急速前進,而山上的月亮卻徘徊在樓閣下。我還是會回到那個西齋小住,但是云煙和波濤卻使我夜夜難以入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津亭作為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津亭、楊柳、猿、雁、江風、山月等元素都暗示著別離和離愁。
詩的前兩句“津亭多別離,楊柳半無枝。”描述了津亭上經常發生別離的場景,而詩人的心情也像沒有綠枝的楊柳一樣凄涼。
接下來的兩句“住接猿啼處,行逢雁過時。”表明詩人居住的地方可以聽到猿猴的啼聲,走出去卻常常遇見遷徙的雁,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感傷。
接著的兩句“江風飏帆急,山月下樓遲。”通過江風吹動帆船的速度和山上的月亮在樓閣下的移動來描繪詩人心情的起伏和不穩定。
最后兩句“還就西齋宿,煙波勞夢思。”中,“西齋”是詩人的歸宿,但是煙波卻使詩人夜夜輾轉難眠,體現了詩人對別離的長久思念之情。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悲傷和思念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烘托詩人的心情,讓讀者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