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生棄官入道因寄 / 作者:許渾 |
西巖一徑通,知學采芝翁。
寒暑丹心外,光陰白發中。
水深魚避釣,云迥鶴辭籠。
坐想還家日,人非井邑空。
|
|
李生棄官入道因寄解釋: 李生棄官入道因寄
西巖一徑通,知學采芝翁。
寒暑丹心外,光陰白發中。
水深魚避釣,云迥鶴辭籠。
坐想還家日,人非井邑空。
譯文:
西巖的小徑通向深處,有一位知識和修行的老人搜集草藥。
冷暖的心思超越了四季,時光的流逝使他的白發越來越多。
水深處魚兒躲避著垂釣的人,云層之間的仙鶴放棄了籠中的舒適。
坐著思考著回家的日子,人不再是原來那個渴望歸鄉的人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名叫李生的官員因為不滿現實的生活而選擇棄官入道的故事。詩人借助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表達了李生內心的糾結與選擇。
詩中的西巖一徑通,象征著入道的道路通往深處,其中的知學采芝翁則是李生的化身。通過采集草藥來強調他對修行和學問的追求。而寒暑丹心外,光陰白發中則刻畫了李生的內心世界。寒暑丹心外表示他超越了物質的冷暖,追求內心的安寧和修行的境界。光陰白發中則揭示了他多年的修道生涯和所付出的代價。
水深魚避釣,云迥鶴辭籠顯示出李生放棄了世俗的利益和局限,拒絕了釣魚者的方式和籠中的舒適,選擇了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坐想還家日,人非井邑空,則表達了他對歸鄉的思念和內心的不安。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展現了李生內心的糾結和選擇的艱難。詩人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追求精神自由和內心安寧的思考,在物質和精神之間做出了選擇。這首詩具有深邃的哲理和深厚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