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月棹舟送大歷寺靈聰上人不及 / 作者:許渾 |
萬峰秋盡百泉清,舊鎖禪扉在赤城。
楓浦客來煙未散,竹窗僧去月猶明。
杯浮野渡魚龍遠,錫響空山虎豹驚。
一字不留何足訝,白云無路水無情。
|
|
乘月棹舟送大歷寺靈聰上人不及解釋: 詩詞《乘月棹舟送大歷寺靈聰上人不及》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作品。這首詩寫了一個人乘船送別大歷寺的靈聰上人,而自己卻沒能及時趕到的情景。
詩的開頭,描繪了秋天高峰的景色,峰巒已過秋天,百泉清澈透明。接著,詩人描述了大歷寺的情景,稱它是禪門的守護者,同時也提到了它位于赤城。隨后,詩人展示了一個客人剛剛離開的場景,煙霧尚未散去,竹窗下靈聰已經離開。詩人接著寫到,禪僧離去的時候,月光仍然明亮。
詩的末尾,詩人以一種客觀的態度表達了對于離別的感慨。他說,駕著船在野渡上浮動,魚龍在遠處消逝。當禪僧離去時,他手中的錫杖響起,山林中的豹子和老虎也驚動了。最后,詩人用一種淡泊的語調寫道,離別時不留下任何言辭,也無需感到驚奇,白云漂浮在天空,水流也沒有情感。
這首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并通過描述離別的情景展示了無常和流逝的主題。它展示了作者淡泊的態度,表達了人們在世間萬事物如煙云般轉瞬即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