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起白云樓寄龍興江準上人兼呈竇秀才 / 作者:許渾 |
茲樓今是望鄉臺,鄉信全稀曉雁哀。
山翠萬重當檻出,水華千里抱城來。
東巖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殘客未回。
欲吊靈均能賦否,秋風還有木蘭開。
|
|
晨起白云樓寄龍興江準上人兼呈竇秀才解釋: 晨起白云樓寄龍興江準上人兼呈竇秀才
茲樓今是望鄉臺,鄉信全稀曉雁哀。
山翠萬重當檻出,水華千里抱城來。
東巖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殘客未回。
欲吊靈均能賦否,秋風還有木蘭開。
中文譯文:
在這白云樓,我寄予了龍興江準上人的感慨,同時也給竇秀才寫了一封信。
這座樓如今成了我望鄉的臺,家信十分稀少,只有幾只哀鳴的雁傳達。
登上樓,可以看到重重山翠,出門就是水華繞城。
東巖的月亮已經照到僧人初定的時刻,南浦的花兒已憔悴等待客人歸來。
我想吊祭靈均(指樂府民歌中的虞姬),是否還能寫出賦詩的才華。
秋風還能吹來木蘭花的芬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許渾所作,以敘述文人愁思鄉情懷為主題。詩中以白云樓為出發點,它既象征著作者對鄉愁的追思,也代表著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觀賞。通過觀賞山翠、水華和描述東巖的月亮以及南浦的花朵,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作者也借此表達了對鄉信稀少、殷切期待家人歸來的思念之情。詩的最后,作者用虞姬和木蘭花的形象暗示自身的困頓處境,向讀者展現了自己眾多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家鄉鄉愁的深切感受。整首詩以雁和云作暗喻,運用了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外部環境相結合,展現了濃郁的鄉愁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