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二首 / 作者:許渾 |
陪泛芳池醉北樓,水花繁艷照膺舟。
亭臺陰合樹初晝,弦管韻高山欲秋。
皆賀虢巖終選傅,自傷燕谷未逢鄒。
昔時恩遇今能否,一尉滄洲已白頭。
江上西來共鳥飛,剪荷浮泛似輕肥。
王珣作簿公曾喜,劉表為邦客盡依。
云外軒窗通早景,風前簫鼓送殘暉。
宛陵行樂金陵住,遙對家山未憶歸。
|
|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二首解釋: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二首
陪泛芳池醉北樓,
水花繁艷照膺舟。
亭臺陰合樹初晝,
弦管韻高山欲秋。
皆賀虢巖終選傅,
自傷燕谷未逢鄒。
昔時恩遇今能否,
一尉滄洲已白頭。
江上西來共鳥飛,
剪荷浮泛似輕肥。
王珣作簿公曾喜,
劉表為邦客盡依。
云外軒窗通早景,
風前簫鼓送殘暉。
宛陵行樂金陵住,
遙對家山未憶歸。
中文譯文:
陪同宣城大夫崔公在后池暢飲,同時在北樓款待。
芳池上漾的水花,繁盛華美地照亮了小船。
亭臺遮擋著樹蔭,讓初晝的陽光更加溫柔。
琴弦和笛聲,流動的音樂,如同高山的秋意。
大家都祝賀虢巖能終被選作為官職,我卻感慨自己還未能遇見鄒城。
昔日的恩寵是否還在今天,曾經的官位早已離開我白發蒼蒼的頭顱。
江水上空一起飛翔的鳥兒,剪下的荷葉漂浮在水面,仿佛輕盈而飽滿。
王珣曾制定宰員制公曾是他的喜事,劉表在邦國里做客時他是盡心侍候的。
云外樓窗透出朝陽的景色,風前簫鼓伴隨著殘余的日落。
宛陵的樂曲在金陵傳奏,對望著故鄉的山,遙遠地回憶起未歸的家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許渾陪同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而作。作品以泛后池和宴北樓為背景,表達了作者久居江湖,思鄉之情和對舊友的思念。
詩的前兩句“陪泛芳池醉北樓,水花繁艷照膺舟。”寫的是作者和崔公一起泛舟芳池,同時在北樓暢飲,水花繁盛美麗,照亮了小船,形容了宴會的熱鬧喜慶場景。
接下來的兩句“亭臺陰合樹初晝,弦管韻高山欲秋。”寫的是亭臺樹蔭遮擋陽光,給人一種溫和舒適的感覺。琴弦和管聲悠揚,如同高山上秋天的歡快。
接著的兩句“皆賀虢巖終選傅,自傷燕谷未逢鄒。”表達了作者雖然對他人的成功心存羨慕,但對自己的失意卻內心憂傷。
最后兩句“江上西來共鳥飛,剪荷浮泛似輕肥。王珣作簿公曾喜,劉表為邦客盡依。”描繪了江水上飛翔的鳥兒和漂浮在水面上的荷葉,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友誼的回憶。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景物和內心情感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對江湖生活的思念和對舊友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反思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