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阻風登延祚閣 / 作者:許渾 |
極目皆陳跡,披圖問遠公。
戈鋋三國后,冠蓋六朝中。
葛蔓交殘壘,芒花沒后宮。
水流簫鼓絕,山在綺羅空。
極浦千艘聚,高臺一徑通。
云移吳岫雨,潮轉楚江風。
登閣漸漂梗,停舟憶斷蓬。
歸期與歸路,杉桂海門東。
|
|
金陵阻風登延祚閣解釋: 《金陵阻風登延祚閣》是許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遠遠眺望,處處都是歷史的痕跡,翻開圖冊來詢問古人。
三國時期的戰鼓已經平息,六朝的盛況已成過去。
葛蔓已經攀附在殘壘上,芒花已經遍布后宮。
水中樂聲已經消失,山上華麗的衣帶如今空蕩。
千艘船聚集在極浦,一條小徑通往高臺。
云彩飄移在吳岫間,雨水傾瀉在楚江上。
登上延祚閣,仿佛漂浮在梗上,停船回憶起斷蓬的事情。
離歸的時期和歸程,杉木和桂花都在海門東依舊。
詩意和賞析:
《金陵阻風登延祚閣》以描繪金陵(現代南京)的景色為主題。詩中通過描繪金陵城的歷史遺跡、戰亂以及六朝時期的繁榮景象,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緬懷。作者通過對金陵的描繪,以及遠古和現實之間的對比,表達出一種對興亡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詩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對景的描寫,展現了金陵城的繁華與滄桑,以及歷史的變遷。通過描繪金陵的歷史痕跡和盛況,作者以詩人的情感和想象力,對當時的政治和社會進行評價和思考。
整首詩詞在詞句的運用上,富有音韻之美,尤其是運用了大量的疊詞、對仗、擬聲和修辭手法,使詩詞的語言更加生動、優美。同時,詩詞融入了對自然景觀的描繪,通過對山、水、云、雨的描寫,使詩詞具有一種浪漫的意境。
總的來說,許渾的《金陵阻風登延祚閣》通過對金陵城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興亡變遷,并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評價。詩詞的語言優美而富有表現力,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