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湘妃廟 / 作者:許渾 |
古木蒼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
九疑望斷幾千載,斑竹淚痕今更多。
|
|
過湘妃廟解釋: 《過湘妃廟》是唐代許渾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在湘妃廟前的景象。
古木蒼山掩翠娥,(古老的)大樹掩映起綠衣的妃子,
月明南浦起微波。(皎潔的)月光照耀在南浦波瀾起伏。
九疑望斷幾千載,(人們)仰望若有所失已經過了幾千年,
斑竹淚痕今更多。(墻上的)斑竹淚痕如今更加豐富。
這首詩意境優美,通過描繪湘妃廟前的景色和氛圍,展現了一種古老、凄美和唏噓的情感。古木和翠娥是一種對古老和傳統的象征,古木掩映起綠衣妃子,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而月明南浦起微波則襯托出夜晚的寧靜和湘妃廟的神秘氛圍。
詩中提到的九疑,是指九疑山,這里表達了許渾對久遠歷史的緬懷與惋惜。而斑竹淚痕則寓意著詩人的感傷和思念之情,也可看作是對湘妃的致意。
通過這首詩,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對湘妃廟的懷念和對歷史的敬仰,同時也展現了唐代文人對古代歷史的情感表達。整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寂靜而古老的景色,給人一種寧靜、心醉的觀感,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和文化的底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