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咸宜觀 / 作者:許渾 |
羽袖飄飄杳夜風,翠幢歸殿玉壇空。
步虛聲盡天未曉,露壓桃花月滿宮。
|
|
宿咸宜觀解釋: 宿咸宜觀,是唐代詩人許渾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羽袖飄飄杳夜風,
翠幢歸殿玉壇空。
步虛聲盡天未曉,
露壓桃花月滿宮。
詩意:
這首詩是描寫作者在宿某觀寺中的夜晚的景象。詩的內容通過描繪場景表達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
賞析:
首句“羽袖飄飄杳夜風”,描繪了夜晚的杳寂和凄涼的氛圍。羽袖飄飄表達了風吹動袖子的輕盈之感,與杳夜風形成對比。
第二句“翠幢歸殿玉壇空”,暗示了觀寺的蕭條和寂寞。翠幢是指廟宇的屋頂,歸殿指歸還宮殿,玉壇為空,說明廟宇無人。
第三句“步虛聲盡天未曉”,描寫了守夜人的虛步聲斷絕了,也暗示了即將到來的黎明。虛步聲可以理解為一種寂靜的聲音,虛渾的步子在夜晚行走,但在夜晚的盡頭聲音消失,黎明即將到來。
最后一句“露壓桃花月滿宮”,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夜晚的露水沉重地壓在桃花上,暗示時間的流失和事物的變遷,而月光灑滿宮殿,表達對往昔榮光的回憶。
整首詩以夜晚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細微的情感,表達了作者的孤寂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之情。這首詩清新婉約,情感真摯,給人一種憂傷和靜謐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