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臺送客有懷 / 作者:許渾 |
趙佗西拜已登壇,馬援南征土宇寬。
越國舊無唐印綬,蠻鄉今有漢衣冠。
江云帶日秋偏熱,海雨隨風夏亦寒。
嶺北歸人莫回首,蓼花楓葉萬重灘。
|
|
朝臺送客有懷解釋: 詩詞《朝臺送客有懷》是唐代許渾創作的詩。以下是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朝廷的臺階上,我送別了一位客人,
趙佗已經西拜登上了壇位,
馬援南征,土地寬廣。
越國曾經沒有唐朝的徽章和官帶,
如今蠻鄉也有了漢朝的衣冠。
江水帶著云彩,秋天偏熱;
海雨隨著風來,夏天也寒冷。
但是在嶺北,歸鄉的人千萬不要回頭望,
河灘上蓼花和楓葉千重萬重。
詩意:
詩中描繪了一個送別客人的場景,以及對時光變遷和歸鄉之情的思考。詩人許渾通過描述趙佗登壇和馬援南征等歷史事件,表現了唐朝的榮耀和土地的寬廣。詩中還反映了政權更迭對地方的影響,越國雖然過去沒有與唐朝聯系,如今卻有了漢朝的衣冠。同時,詩人借江云帶日、海雨隨風的景象,表達了時光的變幻無常,以及天氣對人心情的影響。最后,詩人提醒歸鄉的人不要回頭望,以及描述了河灘上蓼花和楓葉的景象,表現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生命變遷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具體的景物描寫和寓意深遠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時光變遷和歸鄉之情的感慨。詩中通過歷史事件的描寫,展示了唐朝的榮耀和土地的寬廣,凸顯了時代的更迭對地方的影響。詩人通過描繪江云帶日、海雨隨風等景象,以及寄托在蓼花和楓葉上的情感,表現了時光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最后,詩人通過提醒歸鄉的人不要回頭望,表現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堅定態度。整首詩既有歷史感和時代特色,又有個人情感和生命哲理,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