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歸敬亭山寺 / 作者:許渾 |
十年劍中路,傳盡本師經(jīng)。
曉月下黔峽,秋風歸敬亭。
開門新樹綠,登閣舊山青。
遙想論禪處,松陰水一瓶。
|
|
送僧歸敬亭山寺解釋: 《送僧歸敬亭山寺》是唐代許渾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對禪宗修行僧人的送別和對修行處的向往之情。
十年劍中路,傳盡本師經(jīng)。
這首詩以描寫十年劍法修行之路為引子,表明詩人修行的艱辛和辛勤,也突顯了詩人作為劍術師傅的身份。傳盡本師經(jīng),表明詩人已經(jīng)掌握了全部師傅所傳的劍術。
曉月下黔峽,秋風歸敬亭。
下半闋描寫了禪修僧人離開的場景。詩人將場景設定在曉月下的黔峽,黔峽指的是崇山峻嶺的地方,有著幽美的景色。秋風歸敬亭,表明禪修僧人將回到位于敬亭山的寺廟。
開門新樹綠,登閣舊山青。
插畫了禪修僧人回到敬亭山寺時,寺廟煥發(fā)出新的生氣,萬物復蘇的景象。開門新樹綠,登閣舊山青,形容了寺廟的寧靜和恢弘。
遙想論禪處,松陰水一瓶。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對修行的向往之情。遙想論禪處,表達了詩人對于禪修地點的思念,渴望能夠再次進行禪修。松陰水一瓶,松陰指的是寺廟的綠蔭,水一瓶則是寺廟中清泉的象征。整句意味著詩人又渴望回到修行地,享受林蔭和清泉的寧靜。
該詩通過對禪宗修行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修行道路的堅持和對禪修地點的思念之情。詩人用簡潔而有力的語言,以山水景色和自然元素來烘托詩的氛圍,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同時,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的變換,將禪修過程和禪修地點聯(lián)系起來,增加了整體的藝術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