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尉佗樓 / 作者:許渾 |
劉項持兵鹿未窮,自乘黃屋島夷中。
南來作尉任囂力,北向稱臣陸賈功。
簫鼓尚陳今世廟,旌旗猶鎮昔時宮。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萬古風。
|
|
登尉佗樓解釋: 登尉佗樓
劉項持兵鹿未窮,
自乘黃屋島夷中。
南來作尉任囂力,
北向稱臣陸賈功。
簫鼓尚陳今世廟,
旌旗猶鎮昔時宮。
越人未必知虞舜,
一奏薰弦萬古風。
譯文:
登上尉佗樓,
劉邦和項羽手握兵器,爭力未止,
我自乘黃屋島,看著中原的紛爭。
南來的君王揮師,以威懾敵,
北向的韓信稱臣,以壯我國威。
簫鼓依然在陳設的廟堂里響起,
旌旗依然鎮守著過去的宮殿。
越人也許不知虞舜,
但這一奏的琴弦會經久留存,吹動萬古的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作家許渾的手法寫景寫史,以史詩般的氣勢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上一些英雄人物和事件的敬意和惋惜之情。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劉邦和項羽的戰斗,并以"劉項"代指兩位英雄。"自乘黃屋島"則指的是作者自己在堅守自己的立場上觀看中原紛爭。接下來是南來的君王和北向的臣子,分別指的是韓信和陸賈,他們的事跡使得今世廟中的簫鼓依然在陳設,旌旗依然鎮守。最后兩句則表達了對于歷史被遺忘和被忽視的惋惜之情,但又以"一奏薰弦萬古風"結束,表達了歷史的長久和力量的傳承。整首詩氣勢恢宏,意境深遠,既描繪了歷史中英雄人物和事件的壯麗場景,又表達了對歷史記憶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