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瀔江秋居作 / 作者:貫休 |
無事相關性自據,庭前拾葉等閑書。
青山萬里竟不足,好竹數竿涼有余。
近看老經加澹泊,欲歸少室復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鏡,終養琴高赤鯉魚。
|
|
瀔江秋居作解釋: 《瀔江秋居作》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事相關性自據,
庭前拾葉等閑書。
青山萬里竟不足,
好竹數竿涼有余。
近看老經加澹泊,
欲歸少室復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鏡,
終養琴高赤鯉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貫休在瀔江秋居的生活景象。他沒有太多瑣事的牽絆,自由自在地度過時光。在庭院前他隨意地拾起落葉,平淡地讀書。盡管周圍的青山連綿無盡,但他卻覺得這些美景仍然不足以滿足他的心境。只需幾根好竹,即使有余涼意也足夠了。當他近距離觀察老經書時,他的心境變得更加淡泊。他想回到少室(指寡欲的住處),重新過上簡樸的生活。面前的小沼澤清澈如鏡,他養著高貴的琴和紅色的鯉魚。
賞析:
這首詩展現了貫休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他不受世俗的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通過描繪他在瀔江秋居的一天,詩中展現了他對自然景色和簡樸生活的欣賞。他覺得青山雖然連綿不絕,卻無法滿足他的內心追求,而只需幾根好竹,即使是微涼的秋風也能帶給他足夠的滿足。他近距離觀察老經書,表達了他對于淡泊名利和返璞歸真的向往。最后,他描述了面前小沼澤的清澈和他養著的琴和紅色鯉魚,這些象征著他追求藝術和內心寧靜的事物。
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貫休追求自由和寧靜的心境,以及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向往。這種追求和向往體現了唐代文人對于內心世界的追求,表達了他們對于繁華世界的超脫和對自然、藝術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