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廬山衲僧 / 作者:貫休 |
飛錫下崆山兇,清高世少雙。
凍天方篩雪,別我去何邦。
燒繞赤烏亥,云漫白蚌江。
路人爭得識,空仰鬢眉龐。
|
|
送廬山衲僧解釋: 《送廬山衲僧》是唐代詩人貫休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飛錫下崆山兇,
清高世少雙。
凍天方篩雪,
別我去何邦。
燒繞赤烏亥,
云漫白蚌江。
路人爭得識,
空仰鬢眉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貫休送別廬山的一位衲僧的場景。衲僧準備飛錫下廬山,表達了他超凡脫俗的清高品質。詩中描述了冬天的景色,寒天之下飄灑的雪花如同篩子般紛紛飛舞,襯托出衲僧的離別之情。衲僧離去,詩人不知他將去往何方。火焰環(huán)繞著山峰,云霧彌漫在蚌江上空。路人們爭相認識衲僧,但他們只能看到他高高聳立的鬢發(fā)和眉毛,無法看透他的真實面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勾勒出了廬山衲僧離別的情景,表達了衲僧高貴超然的境界和他離去的神秘感。通過描繪冬天的雪景和云霧彌漫的山川,詩人營造出一種幽靜、神秘的氛圍。衲僧的形象被簡潔地勾勒出來,他的高雅和清高在詩中得以體現(xiàn)。詩中的"赤烏亥"和"白蚌江"是對廬山地理特征的描寫,使整首詩增加了一種山水之間的意境。最后兩句"路人爭得識,空仰鬢眉龐"通過描寫路人只能看到衲僧的鬢發(fā)和眉毛,無法真正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展示了衲僧的超凡之處。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精練的描寫,刻畫了衲僧的離別情景和他的高尚品質,同時也展示了作者貫休對廬山山水的感悟。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意境上深邃而含蓄,是一首充滿禪意和哲理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