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塵 / 作者:貫休 |
昔時昔時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塵。
我聞富有石季倫,樓臺五色干星辰。
樂如天樂日夜聞,錦姝繡妾何紛紛。
真珠簾中,姑射神人。
文金線玉,香成暮云。
孫秀若不殺,晉室應更貧。
伊水削行路,冢石花磷磷。
蒼茫金谷園,牛羊龁荊榛。
飛鳥好羽毛,疑是綠珠身。
|
|
洛陽塵解釋: 洛陽塵,指洛陽的塵土。貫休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洛陽的懷念和悲傷之情。詩中描繪了過去繁華的洛陽城變得茫茫一片塵土,以及一些具體的景物和人物。
詩詞中文譯文:
曾經,曾經是洛陽城的人,
現在成了茫茫洛陽塵。
我聽說石季倫很富有,
樓臺五彩耀星辰。
天上的音樂日夜不絕,
美女們像錦繡一片。
真珠掛簾內是姑射神仙,
金絲線玉做成的香云。
如果孫秀若不被殺害,
晉室可能不會更貧瘠。
伊水挖出的路,冢石上開滿了花。
蒼茫的金谷園,草木都被牛羊啃食。
飛鳥的羽毛多么美麗,
讓人懷疑是綠寶石為身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洛陽塵為象征,表達了貫休對洛陽昔日繁華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對洛陽城中的景物和人物的描繪來展現過去的輝煌和今天的凄涼。洛陽曾是唐朝的都城,繁華的文化和經濟中心,但在貫休時代,洛陽已經衰敗成了一片塵土。詩人通過描繪洛陽的變遷、繁華的景物以及貧瘠的現狀,表現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悲傷之情。
詩中提到了石季倫和孫秀若,這是貫休時代的兩位重要政治人物。石季倫是唐中宗時期的宰相,他的富有和權勢反映了昔日洛陽的輝煌。孫秀若則是貫休的朋友,他原本是唐憲宗時期的宰相,被宋光宗所殺。在詩中提到他們,既是對過去的回憶,也顯示了貫休對時局的擔憂。
整首詩以對洛陽的懷念為主題,通過描繪過去和現在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城市興衰的思考。貫休以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展現了對洛陽輝煌時期的留戀和現實的失落。這首詩具有強烈的詩意和沉思的意味,描繪了人類的興衰和歲月的無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