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齊梁酬所知見贈二首 / 作者:貫休 |
靜只焚香坐,詠懷悲歲闌。
佳人忽有贈,滿手紅瑯玕.
不獨耀肌魄,將行為羽翰。
酬如上青天,風雪空漫漫。
美如仙鼎金,清如纖手琴。
孫登嘯一聲,縹緲不可尋。
但覺神洋洋,如入三昧林。
釋手復在手,古意深復深。
慚無英瓊瑤,何以酬知音。
|
|
擬齊梁酬所知見贈二首解釋: 《擬齊梁酬所知見贈二首》:
靜只焚香坐,詠懷悲歲闌。
佳人忽有贈,滿手紅瑯玕。
不獨耀肌魄,將行為羽翰。
酬如上青天,風雪空漫漫。
美如仙鼎金,清如纖手琴。
孫登嘯一聲,縹緲不可尋。
但覺神洋洋,如入三昧林。
釋手復在手,古意深復深。
慚無英瓊瑤,何以酬知音。
中文譯文:
靜靜地坐在那里焚香,吟唱感慨歲闌。
佳人突然送來了贈品,滿手都是紅色的珠寶。
這些珠寶不僅僅是裝飾肌膚,更像是將要行動的羽毛筆。
回應贈品就如飛到了上青天,風雪中無邊無際。
它們美麗得像仙鼎的金子,干凈得像纖細的手指彈琴。
孫登一聲高亢嘯叫,如此飄渺不可尋覓。
只是覺得心神大開,宛如置身于三昧的林中。
放下長袖又拿在手中,其古意思深深得取。
惋惜沒有來得及用珍寶回饋知音,如何表達謝意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貫休對知己深情的感慨和思索。詩中靜靜焚香、詠懷悲歲闌的場景營造了一種幽靜寂寞的氛圍。佳人突然送來的贈品,以滿手紅瑯玕的形象出現,象征著珍貴、美麗的禮物。這些珠寶不僅是裝飾,更是象征著將行動的羽翰。作者回應贈品,將其比作飛上青天、在風雪中漫游,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回饋的承諾。美麗如仙鼎的金子,清雅如細膩的琴音,形容了這份贈品的高貴和純凈。然而,在孫登的高亢嘯叫中,一切都消散了,變得飛渺而難尋。但這份神奇的與三昧林相似的感覺,使得作者覺得心靈開啟。最后,作者感慨自己未能用英瓊瑤等珍寶來回饋知音,表達了對友人的不舍和惋惜之情。整首詩音韻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