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崔傅答賢弟 / 作者:王維 |
洛陽才子姑蘇客,桂苑殊非故鄉陌。
九江楓樹幾回青,一片揚州五湖白。
揚州時有下江兵,蘭陵鎮前吹笛聲。
夜火人歸富春郭,秋風鶴唳石頭城。
周郎陸弟為儔侶,對舞前溪歌白纻。
曲幾書留小史家,草堂棋賭山陰野。
衣冠若話外臺臣,先數夫君席上珍。
更聞臺閣求三語,遙想風流第一人。
|
|
同崔傅答賢弟解釋:
《同崔傅答賢弟》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洛陽是才子的故鄉,而我是客居姑蘇(即蘇州)。桂苑之地與我非同一方,不是故鄉的熟悉街巷。
九江的楓樹經歷了幾次的青蔥,而泛舟在揚州的五湖之間卻只見白茫茫一片。
揚州常有下江的士兵,他們在蘭陵鎮前吹奏著笛聲。夜晚,火光映照著人們歸去的路,顯得富春郭(地名)更加繁華。秋風中傳來鶴唳的聲音,回響在石頭城(地名)上。
周郎和陸弟是宛如知己的朋友,他們在溪水邊共舞,唱著白纻(指染白的藍色絹布)歌曲。曲幾上書留著小史家(指留宿的客人)的信息,草堂上下著象棋,山陰野地的景色一覽無余。
衣冠如此,仿佛在講述中朝臺臣們之間的閑話。他們為夫君數位珍貴的宴席。更有傳聞說臺閣中尋求三言兩語的風雅之言,遙想起他風流如何,可稱得上第一人。
這首詩詞以王維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揚州的風景和人物,表達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家鄉的深情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融入了王維一貫的閑適心境和旅游心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示了他對客居生活的感悟和對家鄉的留戀之情。整首詩平和自然,字里行間透露出詩人對家鄉、友誼和風雅之事的懷念和向往,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風格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