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孟浩然鹿門舊居二首 / 作者:貫休 |
孟子終焉處,游人得得過。
dz深黃狖小,地暖白云多。
孔圣嗟大謬,玄宗爭奈何。
空馀峴山色,千古共嵯峨。
花落谷鶯啼,精靈安在哉。
青山不可問,永日獨裴回。
冢穴應藏虎,荒碑只見苔。
伊余亦惆悵,昨日郢城回。
|
|
經孟浩然鹿門舊居二首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經孟浩然鹿門舊居二首》
孟子的墓地啊,游人得以過去。
這里有深黃的狖草,地面溫暖,白云飄蕩。
孔子心中嘆息,玄宗也如何解決?
唯有峴山景色還在,千古共同高聳。
花兒凋謝,谷中鶯啼,精靈們安在呢?
青山之謎無從問起,整天只有我獨自徘徊。
墓穴里或許藏著大虎,廢棄的碑石上只有苔蘚。
我也感到憂傷,昨日才離開郢城回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貫休寫的,用了《經孟浩然鹿門舊居》這個題目,通過描繪孟子墓地的景象,表達了對古人的敬仰和對逝去歲月的感慨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墓地的景象,黃狖草茂盛,地面溫暖,白云飄蕩,形成了一幅寧靜而溫暖的畫面。接下來,詩人提到孔子和玄宗,表現出對兩位偉人的贊嘆和對時代變遷的疑問。唯有峴山的景色依然存在,嵯峨壯麗,成為與時光共存的見證。但是花兒凋謝,谷中已無鶯啼,精靈們消失在何處呢?青山之謎無從解答,我只能獨自在這里徘徊。墓穴里或許隱藏著兇惡的野獸,廢棄的碑石上只有苔蘚。詩的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感慨和留戀之情,回憶起昨日才離開郢城的經歷。
整首詩以孟子的墓地為背景,展現了詩人對古人的敬仰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之情。墓地的景色雖然寧靜美麗,但又有一種哀傷和一絲神秘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歷史人物的追思,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索和對人生的感慨,這種對歷史和時光的回顧也有一種傾訴的情感。
整篇詩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墓地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反映了生命的短暫和歲月的流轉。同時,通過對孟子和玄宗的提及,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的關注和敬仰。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逝去歲月和歷史的熱愛和思考,有一種凄涼而又深邃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