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與裴迪同作) / 作者:王維 |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
|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與裴迪同作)解釋: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與裴迪同作)》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作品。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閑適的心境描繪了作者與友人游山的情景。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頭。
在黃昏時分,我手持著竹杖,與友人一同等待在虎谿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聽到導游的呼喊聲,我們便返回寺廟,追逐著流水返回住處。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野花盛開得美麗,谷鳥高聲鳴叫著,它們的聲音清幽悠揚。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夜晚坐在空曠的林中,寂靜無人,松樹的風聲猶如秋天的涼意。
詩詞以描繪山林的景物為主,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寬闊的寺廟山林生活的向往。通過對山水的描摹,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寧靜與平和,借著自然景觀的美好表達了心靈的寬廣和智慧的思考。
這首詩以簡練、含蓄的語言,展現了王維擅長的山水田園詩風格。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如暮色的靜謐、野花的盛開、谷鳥的鳴叫等,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詩人心靈的寧靜。同時,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在空曠的夜晚顯得尤為寂靜,而松樹的風聲則更加凸顯出這份寧靜。
整首詩通過對山林的生動描繪,表達了尋求內心平靜和獨立自由的向往。既展現了自然美的魅力,也詮釋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讓讀者在欣賞景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心靈的安寧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