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匡山山長二首 / 作者:貫休 |
白石峰之半,先生好在么。
卷簾當大瀑,常恨不如他。
杉罅龍涎溢,潭坳石發多。
吾皇搜草澤,爭奈謝安何。
見說面前峰,尋常醉亦登。
雨馀多菌出,燒甚古崖崩。
覓句曾沖虎,耕田半為僧。
聞名多歲也,常恨不飛騰。
|
|
懷匡山山長二首解釋: 懷念匡山,寫了兩首詩。詩中描繪了匡山的自然景觀和他對匡山的喜愛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懷匡山山長二首》
白石峰之半,
先生好在么。
卷簾當大瀑,
常恨不如他。
杉罅龍涎溢,
潭坳石發多。
吾皇搜草澤,
爭奈謝安何。
見說面前峰,
尋常醉亦登。
雨馀多菌出,
燒甚古崖崩。
覓句曾沖虎,
耕田半為僧。
聞名多歲也,
常恨不飛騰。
詩意是作者對匡山的思念和向往之情。他描述了匡山半部分的白石峰,詢問是否有人在那里。他將卷起簾子,可以看到大瀑布,常常感到自己無法與大瀑布相比。松樹間有雨過后的清潭,并且石頭上生長著很多苔蘚。他感到悲傷的是,他的皇帝雖然很喜歡探訪草木,但無法像謝安一樣登上匡山。他聽說面前的山峰非常壯觀,即使是醉酒狀態下,也會去征服它。雨后,山上長滿了蘑菇,燒火會引發古老的山崩。他喜歡在山上尋找靈感,但也兼具農夫的身份,半為僧侶。他的名聲傳遍了多年,但依然感到遺憾,無法飛翔。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匡山的深深眷戀和向往之情。通過描繪山上的景物和自然景觀,展現了匡山的壯美和吸引力。作者也表達了對自己無法像謝安一樣登上山峰的遺憾之情。整首詩寫出了作者對匡山的思念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同時也融入了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