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馮使君山水障子 / 作者:貫休 |
憶山歸未得,畫出亦堪憐。
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煙。
筆句岡勢轉(zhuǎn),墨搶燒痕顛。
遠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紅泉。
繡與蓮峰競,威如劍閣牽。
石門關(guān)麈鹿,氣候有神仙。
茅屋書窗小,苔階滴瀑圓。
松根擊石朽,桂葉蝕霜鮮。
畫出欺王墨,擎將獻惠連。
新詩寧妄說,舊隱實如然。
愿似窗中列,時聞大雅篇。
|
|
上馮使君山水障子解釋: 《上馮使君山水障子》是唐代詩人貫休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山水的贊美和對藝術(shù)的追求。
詩中描述了山中一片荒涼的景象,山巖崩塌、村莊荒涼。但是,詩人卻通過畫筆將這種凋敝之景描繪出來,又使人感到悲愴和憐憫。遠處的浦口延伸到大海,孤峰獨立,冷峻高聳,給人一種壯麗和凄迷的感覺。
在山中的柴棚中,有一位閑逸的士人,正在那里靜坐,燒水泡茶。茶香裊裊,令人陶醉。同時,繡花也在與蓮峰爭妍,顯示出繡花的威嚴,如同劍閣一般。在石門關(guān)的橋上,有麈鹿身姿高雅,氣質(zhì)超然,宛如神仙。
山中有一座茅屋,窗戶小巧,門前的階梯上滴著瀑布的水。松樹的根部敲擊著石頭,顯露著歲月的風(fēng)霜。畫出來的山水像是在挑戰(zhàn)墨跡,把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給世人。舉起筆的人將靈感獻給了惠連,這是一位古代文人。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新詩的懷疑和對舊式隱居生活的贊許,希望能夠像窗中的列位一樣,時常聆聽大雅之音,接受文化的洗禮。
整首詩通過具體的山水景致,刻畫了清幽的山野風(fēng)光,展現(xiàn)了詩人對于藝術(shù)的追求和對自然山水的贊美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舊時隱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對文化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