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糧僧 / 作者:貫休 |
不食更何憂,自由中自由。
身輕嫌衲重,天旱為民愁。
應器誰將去,生臺蟻不游。
會須傳此術,相共老山丘。
|
|
休糧僧解釋: 《休糧僧》是唐代詩人貫休所作的一首詩。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食更何憂,自由中自由。
身輕嫌衲重,天旱為民愁。
應器誰將去,生臺蟻不游。
會須傳此術,相共老山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休息禪師的生活。詩人貫休表達了他遵循佛教禪宗理念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對自由和個人選擇的重視。他認為,不吃糧食并不會有什么憂慮,因為他在自由的境界中找到了真正的自由。他輕身不喜歡僧衣的厚重,對于民眾干旱帶來的困擾感到愁苦。詩中還提到了應器(傳統的勺子)和臺蟻(一種在桌子上走來走去的螞蟻),以此暗喻傳統禮俗的束縛以及人類行為的不自由。最后,貫休呼吁將這種倡導自由的禪宗思想傳承下去,讓眾人和他一同老去于山丘。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文字表達了貫休對禪宗生活哲學的認同。他以獨特而自由的視角看待世間的事物,并通過對個人選擇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展示了他對自由和解脫的渴望。詩中運用了寓言的手法,通過對器具和昆蟲的描寫,傳達了對于傳統和僵化的不滿以及對于自由的追求。整首詩樸素而直接的語言和意象,呼應了禪宗的質樸和直觀風格。通過這種樸素的表達,貫休向讀者傳遞了他對禪宗生活哲學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對于自由和個人選擇的重要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