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靈鷲山道潤禪師院 / 作者:貫休 |
常恨煙波隔,聞名二十年。
結(jié)為清氣引,來到法堂前。
薪拾紛紛葉,茶烹滴滴泉。
莫嫌來又去,天道本泠然。
|
|
贈靈鷲山道潤禪師院解釋: 《贈靈鷲山道潤禪師院》是唐代貫休所作的詩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潤禪師院的景物的贊美和對修行的推崇。
詩中描述了作者經(jīng)常望著煙波中的山景,聽聞此處已有二十年的名聲。他認為山林清幽、氣氛宜人,就像是一股澄清的力量吸引人們到來。在院內(nèi),薪柴摞在一起,葉子紛紛從樹上落下,茶水從泉水中滴落。作者告誡自己不要嫌棄這個地方的來來去去,因為修行的道路本就是充滿了冷漠與無常。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常常眺望波煙間,已有名聲長達二十年。
堅守清氣招引力,來到法堂此地邊。
柴火燃起葉如雨,茶水從泉滴滴漣。
莫要嫌棄往來者,修行天道冷漠然。
這首詩抒發(fā)出了對清幽環(huán)境的推崇,將禪修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山林的景色、煙波的徐徐升起,以及院內(nèi)的修行場景都展示了禪修的美好與力量。同時,詩人以崇高的情感和警示的口吻告誡修行者不要因為往事與人事的變遷而抱怨,而是應(yīng)該以冷靜與無憂的態(tài)度面對修行的道路。這首詩通過描繪細節(jié)、抒發(fā)情感和表達警示,展示了作者對禪修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