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歸山 / 作者:貫休 |
眼青禪帔赤,氣岸出塵埃。
霞外終須去,人間作么來。
崖香泉吐乳,塢燥燒□雷。
他日終相覓,山門何處開。
|
|
送僧歸山解釋: 送僧歸山
眼青禪帔赤,氣岸出塵埃。
霞外終須去,人間作么來。
崖香泉吐乳,塢燥燒□雷。
他日終相覓,山門何處開。
中文譯文:
眼睛青翠,禪帽紅色,風采超然脫塵而出。
終究要遠離紅塵,你又為何而來到人間?
山崖上的花香,泉水如乳流瀉,谷底炎熱,雷聲轟鳴。
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定會相聚,山門將在何處開啟。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它表達了作者對禪宗僧侶的敬意和追尋山間寂靜與卓越的渴望。詩中描繪了僧人離開塵世風塵仆仆的景象,展示了他們高潔超脫的氣質。同時,詩人也引起了人們對禪宗以及追求內心寧靜的思考。
賞析:
《送僧歸山》創作于唐代,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禪宗僧人的風采和他們對自然山水的追求。禪宗強調超脫紅塵,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凈化,詩中的眼青禪帔赤,氣岸出塵埃,展現了僧侶超然物外的氣質。詩人通過描述崖香泉吐乳、塢燥燒□雷的景象,展現了山間清幽寧靜的境界。最后兩句他日終相覓,山門何處開,表達了詩人對這種境界的向往和追尋。整首詩情緒平和,意境清朗,通過對禪宗僧人和山水的描繪,體現了唐代人追求內心寧靜的精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