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毛學士舍人早春 / 作者:貫休 |
陋巷冬將盡,東風細雜籃。
解牽窗夢遠,先是澗梅諳。
茶癖金鐺快,松香玉露含。
書齋山帚撅,盤饌藥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臉似酣。
雪消聞苦蟄,氣候似宜蠶。
密勿須清甲,朝歸繞碧潭。
丹心空拱北,新作繼周南。
竹杖無斑點,紗巾不著簪。
大朝名益重,后進力皆覃。
至理雖亡一,臣時亦說三。
不知門下客,誰上晏嬰驂。
|
|
和毛學士舍人早春解釋: 《和毛學士舍人早春》是唐代貫休的一首詩。詩人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表達了自己的心境和對文學的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為:
陋巷冬將盡,東風細雜籃。
解牽窗夢遠,先是澗梅諳。
茶癖金鐺快,松香玉露含。
書齋山帚撅,盤饌藥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臉似酣。
雪消聞苦蟄,氣候似宜蠶。
密勿須清甲,朝歸繞碧潭。
丹心空拱北,新作繼周南。
竹杖無斑點,紗巾不著簪。
大朝名益重,后進力皆覃。
至理雖亡一,臣時亦說三。
不知門下客,誰上晏嬰驂。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陋巷即將過冬,東風吹拂著細碎的籃子,窗外的景色勾起遠方的夢。先是迎來了澗邊的梅花,后又品嘗到清香的茶和松香般的甘露。書齋打掃過后,擺放著美食和藥材,琴聲優雅,常常沉浸其中。隨著雪融,聽到苦蟄蟲微弱的呼喚,氣候似乎適合養蠶。詩人溫馨地勉勵自己不必清除甲胄,只需繞著碧潭往家走。雖然理想雖一時不存在,但仍然繼續在北國創作新作,延續著周南之風。手持竹杖,頭上無紗巾,不佩戴簪子。大朝名聲日益重大,后進之才都在奮發進取。至理雖然喪失一人傳承,但臣子們仍在談論這三人。詩人不知道有多少門下的學生能夠超越晏嬰驂。
這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早春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追求。通過窗戶向外看,觸景生情,使得詩人的思緒由遠及近,由感慨人生到對文學的熱愛,展現出一種清淡、質樸的詩意。詩人不僅描繪了自然景色,也借此抒發了自己的情感與對文學創作的渴望。整首詩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的閑適和愉悅,表達了對文人境遇和作品的追求,蘊含了深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