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明覺大師兼寄鄭山人 / 作者:貫休 |
去去楞伽子,春深道路長。
鳥啼青嶂險,花落紫衣香。
此去非馀事,還歸內(nèi)道場。
憑師將老倒,一向說滎陽。
|
|
送明覺大師兼寄鄭山人解釋: 送走明覺大師,同時寫信寄給鄭山人:
去吧,去看楞伽子,春天深了,道路漫長。
鳥兒在青嶂上啼叫,山花落下來,紫衣香氣四溢。
這次去是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回來后要回到內(nèi)道場。
師父您在老去了,我一直告訴大家關(guān)于您在滎陽的故事。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明覺大師的場景,同時也暗示了詩人貫休對師父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楞伽子指的是佛經(jīng)《楞嚴(yán)經(jīng)》,道場即佛教徒修行的地方。詩人在表達(dá)對師父的敬仰與思念的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對佛教和修行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空靈,通過描寫自然景物,融入了個人情感,以及對佛教信仰和修行的思考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