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山尋靈紀不遇 / 作者:貫休 |
久別稀相見,深山道益孤。
葉全離大樸,君尚在新吳。
鐘嗄聲飄驛,山頑氣噴湖。
留詩如和得,一望寄前途。
|
|
廬山尋靈紀不遇解釋: 廬山尋靈紀不遇
久別稀相見,深山道益孤。
葉全離大樸,君尚在新吳。
鐘嗄聲飄驛,山頑氣噴湖。
留詩如和得,一望寄前途。
中文譯文:
久別后難得相見,深山中的路更加孤寂。
廬山的葉子已經完全離去,而您還在新吳。
鐘聲飄散在驛站上空,山峰散發出頑強的氣息,湖水噴薄而出。
我將這首詩留下,如同和睦的聲音,一眺望著將來的道途。
詩意和賞析:
《廬山尋靈紀不遇》是唐代詩人貫休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久別重逢的喜悅之情,同時也透露了一種對于時光流逝和他人身世的思考。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與某人久別重逢的情景,詩人深藏在深山中,道路孤寂,渴望與久別的朋友相遇。接下來的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感嘆,廬山的葉子已經全部凋零,而他的朋友仍在新吳,時光已逝。隨后,詩人以鐘聲、山峰、湖水等形象描繪了大自然的變幻和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詩人面對時光的不可逆轉和生命力的頑強。最后,詩人將這首詩留下,寄托著對未來的思考和期待。
整首詩情感真摯,構思獨特。通過描繪大自然和時光流轉的景象,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時光流逝的反思。詩中的意象和語言都簡練而富有力量,使人讀后令人動容。此詩以寫景抒情的方式,將作者的情感與自然景象相結合,既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希望重逢的渴望,又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展現了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堅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