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王相公見贈 / 作者:貫休 |
孤拙將來豈偶然,不能為漏滴青蓮。
一從麟筆題墻后,常只冥心古像前。
九德陶熔空有跡,六窗清凈始通禪。
今朝幸捧瓊瑤贈,始見玄中更有玄。
|
|
酬王相公見贈解釋: 酬王相公見贈
孤拙將來豈偶然,
不能為漏滴青蓮。
一從麟筆題墻后,
常只冥心古像前。
九德陶熔空有跡,
六窗清凈始通禪。
今朝幸捧瓊瑤贈,
始見玄中更有玄。
中文譯文:
回答王相公的贈詩
孤拙的才華將來怎么可能偶然獲得,
不能比擬于漏落在青蓮上的水滴。
自從麟筆在墻上題寫之后,
我常常只專注地面對古代的佛像。
九重功德已經融入我的人生,雖然無法察覺,
六扇窗戶澄澈清凈,開始通向禪定的境地。
今天我有幸捧起您贈予的珍貴禮物,
才真正看到其中更深層的玄妙之處。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貫休的作品,是作為回答王相公贈詩的回贈之作。詩中通過自己的生活和修行經歷,表達了對王相公慷慨贈予的禮物的感激之情,并對其中的深意有所觸動。
詩的開頭以自謙和謙虛之辭,表達了孤拙才華將來的定位,并以比喻的手法將自己與青蓮上的水滴進行對比,強調了自己對王相公的贈予的珍貴禮物的不敢輕易比擬。
接下來,詩人轉折提到自己在墻上題寫麟筆之后的情景,他常常專注地面對古代的佛像,通過此處描寫展現了自己的修行態度以及對佛法的瞻仰之心。
然后,詩人提到了自己的九德陶熔以及六窗清凈,窗戶通向禪定之境,表達了他在修行中的進展和對禪宗的理解。
最后,詩人感激地說自己幸運地捧起了王相公贈予的瓊瑤,才真正看到其中更深層的玄妙之處。這一句是整首詩的高潮之處,表達了對王相公贈予的禮物的珍視和對其中玄妙之意的領悟。
整首詩以謙虛自謙的語氣表達了對王相公的感激之情,展現了詩人對佛法和修行的真誠追求,以及對玄妙之理的探索。并通過對瓊瑤的贊嘆,表達了對王相公所賜禮物中深層意義的理解與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