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新羅衲僧 / 作者:貫休 |
扶桑枝西真氣奇,古人呼為師子兒。
六環金錫輕擺撼,萬仞雪嶠空參差。
枕上已無鄉國夢,囊中猶挈石頭碑。
多慚不便隨高步,正是風清無事時。
|
|
送新羅衲僧解釋: 《送新羅衲僧》中文譯文:扶桑枝西真氣奇,
古人呼為師子兒。
六環金錫輕擺撼,
萬仞雪嶠空參差。
枕上已無鄉國夢,
囊中猶挈石頭碑。
多慚不便隨高步,
正是風清無事時。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新羅衲僧的送別之情。詩中的“扶桑”指的是日本,稱其為“枝西”,突顯了其遙遠之地。詩人貫休為新羅衲僧賦予了“真氣奇”的稱號,寓意其修行成果卓著,神奇非凡。古人將其稱為“師子兒”,意味著其在佛法上有極高的地位。詩人描述了送別時六環金錫輕搖晃的情景,表現出佛門的莊嚴與神圣。同時,詩人描繪了雪山的壯麗景色,形容其參差不齊的雪峰,給人一種凜冽的感覺。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無奈之情。他說自己已經沒有了對故鄉和國家的夢想,同時他的背囊里還掛著一塊石頭碑。這是在暗示詩人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然而,詩人也通過“多慚不便隨高步,正是風清無事時”這句話,表達了自己難以隨行的無奈。他正在享受寧靜無事的時刻,無法輕易離開。
賞析:這首詩以清新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新羅衲僧的敬佩和送別之情。詩人通過描寫枝西、師子兒、六環金錫和萬仞雪嶠等形象,烘托出佛門的莊嚴和壯麗的景色。同時,詩人還通過自己的內心獨白,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一種既莊重又凄涼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