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金華山禪院 / 作者:貫休 |
茲地曾棲菩薩僧,旃檀樓殿瀑崩騰。
因知境勝終難到,問著人來悉不曾。
斜谷暗藏千載雪,薄嵐常翳一龕燈。
多慚不及當時海,又下嵯峨一萬層。
|
|
游金華山禪院解釋: 《游金華山禪院》是唐代詩人貫休的作品。該詩描述了詩人游覽金華山禪院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這個地方曾經居住過菩薩僧,旃檀樓殿傾瀉下瀑布。我知道勝境終難以抵達,詢問他人也得知從未到過。崎嶇的山谷中隱藏著千年的積雪,淡淡的嵐氣經常遮蔽著一個燈龕。我很遺憾無法與當時的海洋相比,卻再次下降到萬層嵯峨。
詩意:
《游金華山禪院》以游覽金華山禪院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歷史積淀的贊美之情。詩中描述了禪院壯麗的景色,如旃檀樓殿傾瀉下來的瀑布,隱藏在山谷中的積雪,薄薄的嵐氣中的一盞燈龕。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神秘而壯觀的禪院環境中。
賞析:
《游金華山禪院》以唐代山水詩的形式,將作者游覽金華山禪院的經歷與感悟融入其中。通過詩句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幽靜而壯麗的禪院中。作者通過瀑布、積雪和嵐氣的描繪,給人以視覺、聽覺和觸覺上的感受,形象地展現了金華山禪院的壯麗景色。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于歷史文化積淀的敬仰之情,并以此反思自己的無法與之相比的懊悔之情。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深遠,給人以美感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