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少年禪師二首 / 作者:貫休 |
秀眉青目樹花衣,一缽隨緣智不知。
佛與輪王嫌不作,世間剛有個癡兒。
萬水千山一鶴飛,豈愁游子暮何之。
古今此著無人會,王積新輸更不疑。
|
|
送少年禪師二首解釋: 詩詞《送少年禪師二首》是唐代貫休所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秀眉青目樹花衣,
一缽隨緣智不知。
佛與輪王嫌不作,
世間剛有個癡兒。
萬水千山一鶴飛,
豈愁游子暮何之。
古今此著無人會,
王積新輸更不疑。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的方式,表達了對少年禪師的贊賞與祝福。詩中描寫了禪師的容貌和穿著,提到他隨緣而行,無所求無所知,表現(xiàn)出他在修行中的智慧。然而,佛陀和輪王(代表世俗權力)都嫌棄他不作為,只有世俗之外的癡兒(指禪師)擁有真正的剛直之心。
在第二首詩中,詩人以萬水千山只有孤鶴飛翔的景象,表達了游子離鄉(xiāng)背井的寂寞與彷徨。然而,王積新(按:古代官員名字)輸?shù)袅吮荣悾娙藚s認為他并不懷疑禪師的修行成果,也不會理解這首詩的深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禪修者的形象,通過禪師的佛法修行和與世俗之間的沖突,展現(xiàn)了貫休對真正智慧的追求和對世俗價值觀的質(zhì)疑。詩人表達了對禪修者獨特境界的贊賞,認為他們能夠超越世俗的束縛,追求內(nèi)心的自由與境界。
詩中以“癡兒”形容禪師,表達了內(nèi)心純真無欲的狀態(tài),展示了禪修者具有的超脫世俗的品質(zhì)。通過對禪修者與世俗的對比,詩人借以呼吁人們?nèi)プ非髢?nèi)心的平靜與智慧,超越功利與物質(zhì)的束縛。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禪修者的敬佩與對禪修境界的向往。通過這首詩,貫休表達了他對真正智慧的追求,并對世俗價值觀提出了質(zhì)疑,對人們追求內(nèi)心自由和超越物質(zhì)欲望的生活態(tài)度提出了倡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