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 作者:王維 |
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無此日,萬壽愿齊天。
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開右個,天樂動宮懸。
御柳疏秋景,城鴉拂曙煙。
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
|
|
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官上壽應制》
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無此日,萬壽愿齊天。
芍藥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開右個,天樂動宮懸。
御柳疏秋景,城鴉拂曙煙。
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
詩意:
這首詩是王維為了慶祝重陽節而寫的,表達了對皇帝和朝廷的祝賀和敬意。詩中展現了盛大的慶賀場景和歡樂氛圍,贊美了帝國的繁榮安寧以及百姓們的幸福長壽。
賞析:
本詩以隱喻的手法,描繪了一副繁盛繁榮,人們歡慶重陽節的場面。首句“四海方無事,三秋大有年”,表達了國家和民眾得到皇帝慈祐的恩賜,國泰民安,豐年盛果。接著,“百生無此日,萬壽愿齊天”,表達了所有生靈都共同祝愿皇帝長命百歲,萬壽無疆。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慶?;顒又械氖r,如芍藥插在金鼎上,茱萸插滿玳筵,玉堂開啟,天上的樂聲動蕩皇宮。緊接著,“御柳疏秋景,城鴉拂曙煙”,描繪出秋天的景色和城市的繁忙。最后一句“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則暗示了無盡的慶?;顒?,長久持續的祝福。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重陽節的盛況,展示了唐代社會的安定和繁榮,以及人們對皇帝的忠誠和祝福。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仿佛的隱喻,增添了詩的美感和意境,給人以愉悅和歡樂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