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吳越春秋 / 作者:貫休 |
猶來吳越盡須慚,背德違盟又信讒。
宰嚭一言終殺伍,大夫七事只須三。
功成獻壽歌飄雪,誰愛扁舟水似藍。
今日雄圖又何在,野花香徑鳥喃喃。
|
|
讀《吳越春秋解釋: 中文譯文:
猶來吳越盡須慚,
背德違盟又信讒。
宰嚭一言終殺伍,
大夫七事只須三。
功成獻壽歌飄雪,
誰愛扁舟水似藍。
今日雄圖又何在,
野花香徑鳥喃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貫休對吳越歷史和現(xiàn)實的感慨之情。他指責吳越君主和貴族們違背道德、背離盟約而又信任奸謀。他提到了宰嚭,這是春秋時期吳國的一位大臣,宰嚭因為說了一句話而被吳王殺死。作者還提到了大夫,指責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忽視了七件德行中只須完成三件。
然后,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吳越歷史的失望和無奈。他說到了功成名就之后獻壽的人們歌唱著飄雪的時光,但他問道,如今誰還在意扁舟上的藍色水面呢?最后,他表示對當下的吳越形勢感到迷惘,雄圖一去不復(fù)還,花徑上的野花依然香甜,但鳥兒的啁啾聲似乎充滿了疑問和不安。
賞析:
這首詩詞以貫休獨特的筆觸和抒發(fā)情感的方式,表達了對吳越歷史和現(xiàn)實的反思和失望。他通過描繪吳越君主和貴族的背叛、奸謀和對德行的忽視,展現(xiàn)了深深的憤慨之情。雖然詩詞所提到的人物和事件可能只是作為借喻和象征,但它們?nèi)匀荒軌虺尸F(xiàn)出整個社會的道德淪喪和混亂。
貫休通過描繪功成名就后的虛榮和社會現(xiàn)實的無力,傳達了一種對功利主義和虛幻顯著的懷疑和悲哀。他在詩中提到了扁舟和藍色水面,這是一種對自然之美的渴望和眷戀,與社會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詩人對當前的形勢表示疑惑和不安,雄圖一去不復(fù)還,野花依然香甜,但鳥兒的喃喃之聲似乎透露出社會的動蕩和不確定性。整首詩詞體現(xiàn)了貫休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痛心和憂慮,展現(xiàn)了作者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刻關(guān)懷。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吳越歷史和現(xiàn)實中的背離和虛榮,傳達了對道德淪喪和社會困境的思考和反思之情。同時,它也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對穩(wěn)定和安寧的向往,進一步加深了對當下形勢的憂慮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