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于鵠 / 作者:張籍 |
青山無逸人,忽覺大國貧。
良玉沉幽泉,名為天下珍。
野性疏時俗,再拜乃從軍。
氣高終不合,去如鏡上塵。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
今來吊嗣子,對隴燒新文。
耕者廢其耜,爨者絕其薪。
茍無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懷安能陳。
徒保金石韻,千載人所聞。
|
|
哭于鵠解釋: 《哭于鵠》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山無逸人,忽覺大國貧。
在這片青山之中,找不到偉大的賢人,才忽然意識到大國貧瘠。
良玉沉幽泉,名為天下珍。
良玉沉入幽深的泉水之中,雖未被世人所珍重,卻是天下的珍寶。
野性疏時俗,再拜乃從軍。
我放浪不羈而與時俗格格不入,再次向你鞠躬,決定從軍。
氣高終不合,去如鏡上塵。
我個性高傲,最終無法與世俗相容,像鏡子上的塵埃一樣離去了。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
我初有一些詩章,只有你才能真正理解。
今來吊嗣子,對隴燒新文。
如今我前來吊唁嗣子,向他們獻上新的文章。
耕者廢其耜,爨者絕其薪。
耕者廢棄了他們的耜,爨者中斷了他們的生計。
茍無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如果沒有新的衣裳,我這身體又有何用處。
奠酒徒拜手,哀懷安能陳。
只能敬奠酒杯并合掌憑吊,悲傷之情無法言表。
徒保金石韻,千載人所聞。
只能寄托于金石之上的韻律,千百年后人們仍會聽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