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國別友 / 作者:張籍 |
曉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時。
獨游無定計,不欲道來期。
別處去家遠,愁中驅馬遲。
歸人渡煙水,遙映野棠枝。
|
|
襄國別友解釋: 《襄國別友》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曉色荒城下,
相看秋草時。
獨游無定計,
不欲道來期。
別處去家遠,
愁中驅馬遲。
歸人渡煙水,
遙映野棠枝。
詩意:
這首詩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朋友時的內心感受和情緒。詩人站在荒涼的城下,早晨的景色透著凄涼。他與朋友相對而坐,觀賞著秋草時節的景色。詩人獨自游蕩,沒有明確的目的地和計劃,不愿意定下期限。他離開這里去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心中充滿憂愁,所以騎馬行進得很緩慢。當他回到家鄉時,要渡過一條煙霧繚繞的水流,遠遠映照著野生棠樹的枝條。
賞析:
這首詩情緒凄涼,寄托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和無奈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荒涼的城下和秋草的景色,襯托出自己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他意猶未盡地獨自游蕩,沒有明確的目的地和計劃,表達了一種漂泊不定的心境。他的離別之行是出于遠離家鄉的需要,但心中卻充滿了憂愁,不舍得離開。最后,詩人描述了歸鄉途中要渡過一條煙霧繚繞的水流,遠遠映照著野生棠樹的枝條,這一景象更加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離愁。
整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抒發了詩人離別時的情感,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以及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現了離別的辛酸和內心的掙扎。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感傷之感,引發人們對離別和歸鄉的思考。 |
|